在东北黑土区,有一个由约60万条侵蚀沟形成的巨大鸿沟。那是水土流失留下的伤痕,直接带来耕地破碎化以及粮食产量下降。
“东北黑土区旱作农田86%为坡耕地,其中60%的坡耕地存在侵蚀沟,损毁耕地达到500万亩以上。”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以下简称东北地理所)研究员张兴义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在他看来,研究沟道侵蚀机理及复垦填埋技术,进行相关生态修复技术、生态产品的研发与集成示范已迫在眉睫。
2017年7月,由东北地理所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东北黑土区侵蚀沟生态修复关键技术与集成示范”启动,张兴义担任首席科学家,来自10家单位的140余名科研人员协同攻关。一场保护黑土地、恢复侵蚀沟的行动拉开帷幕。
可怕的“沟壑”
简单地说,水土流失是侵蚀沟形成的“罪魁祸首”。
张兴义介绍,水土流失虽然在全国区域都有发生,但东北黑土区的情况更为严峻。由于自然地理条件、气候因素及采取的耕作方式等,这里成为了全国唯一面积增加、侵蚀沟强度加剧的区域,被列为国家急需治理的三大区域之一。
例如,东北农作的显著特征是垄作。垄作多顺坡或斜坡,且夏季雨水相对集中,只要坡度大于0.5度就存在水土流失。其总体表现为坡面侵蚀和沟道侵蚀,而后者尤为严重。
东北黑土区侵蚀沟专项普查(2013)结果显示,东北黑土区侵蚀沟长度超过100米的有29.6万条,仅沟道本身就损毁土地4000平方公里。
最令张兴义担忧的是,沟道侵蚀整体仍处于加剧发展的态势。
课题负责人之一、东北地理所研究员刘晓冰表示,侵蚀沟不仅带来耕地碎片化,严重阻碍大机械作业,还加剧了黑土层流失。
项目组长期定位监测数据表明,黑土层变薄速率为2~3毫米/年,黑土层厚度已由开垦前的50~60厘米变为现在的30厘米左右,约10%的坡耕地黑土层流失殆尽,变为“破皮黄”。同时,项目组田间试验结果显示,黑土层消失导致玉米、大豆分别减产60%和30%,坡耕地粮食生产能力严重下降。
“作为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黑土形成要经过一万年,而东北黑土区开发利用只有百余年历史啊!”张兴义对此非常着急。
中央一再强调,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作为我国粮食主产区和重要商品粮基地的东北黑土区,保护黑土层、加快侵蚀沟修复工作刻不容缓。
歡迎光臨 比思論壇 (http://108.170.10.234/)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