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比亚迪和华为公司在宁夏银川市联合发布我国首个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云轨”无人驾驶系统,首条搭载这一系统的“云轨”线路也在银川通车运行。 新华社记者 王 鹏摄 消费者在浙江杭州市首家“无人智慧餐厅”自助点餐。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摄 无人店、无人机、无人艇、无人车……“无人”技术快速迭代颠覆了传统的工作模式,创造了大量新机会,不仅带给我们惊喜,也带给我们便利。 尽管技术、机制等方面尚有“死角”、监管还面临许多问题,但是不可否认,“无人时代”正在渐行渐近—— 在酝酿1年之后,网络零售巨头亚马逊的首个线下无人超市Amazon Go日前正式在美国西雅图亮相; 1218架无人机组成了奥运五环图案,成为平昌冬奥会的经典时刻; 中国第34次南极科学考察活动中,针对南极恶劣环境,搭载浅水多波束系统的特种无人艇大显身手; 今年央视春晚广州珠海分会场,百余辆新能源乘用车、微循环巴士、扫路机和物流车组成车队,以无人驾驶模式完成“8”字交叉跑的高难度动作。 无人店、无人机、无人艇、无人车……在一派热闹景象中,“无人时代”已从时尚概念跑步前进,成为现实生活。互联网和制造业巨头为何纷纷竞逐“无人”领域?“无人”靠谱吗? “无人”领域多点开花 2月5日,京东商城获得民航西北地区管理局授牌,成为陕西省无人机航空物流多式联运创新试点企业,这就意味着,京东可以在陕西省开展大规模无人机试点运营。 与此同时,顺丰、苏宁等企业也在探索无人机送货,载重几百公斤的大型无人机可以完成省内重点城市间的货物转运,载重5公斤到50公斤的末端无人机则可以实现“最后一公里”的物流派送。去年11月,苏宁已将无人机运输和配送写入物流经营范围。 在“无人”领域,除无人机之外,科技巨头们最感兴趣的另外两个场景是无人驾驶汽车和无人便利店。 百度推出了无人驾驶平台“阿波罗”,并和微软、黑莓一起进行无人驾驶技术的开发与全球推广;谷歌不断在无人驾驶领域招兵买马,与网约车平台Lyft和汽车租赁平台Avis先后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自动驾驶的发展与普及;三星电子得到韩国政府的批准,可以在公开道路测试无人驾驶汽车;奥迪则发布了新A8—“全球首款L3阶段自动驾驶量产车”,L3是无人驾驶中的一个级别,意味着高度自动驾驶,驾驶人可以较长时间不参与控制车辆。 Amazon Go将无人零售的概念引入公众,包括阿里巴巴无人超市、缤果盒子等多家无人便利店在国内现身。其中已经商用的缤果盒子、快猫和TakeGo都是客流量上限只有1人至2人的迷你超市,阿里巴巴无人超市则能支持50人客流量。Amazon Go技术负责人迪利普·库马尔表示:“客户身份识别与追踪、货架商品动态识别、终端自主结算共同构成了无人便利店的3个核心技术。” 人工智能提供支撑 “无人时代”跑步前进的核心动力是人工智能识别和决策技术一日千里的发展。蚂蚁金服技术实验室高级技术专家曾晓东表示,在阿里巴巴的无人超市中,混合使用了计算机视觉和传感器感应并叠加了非配合生物识别技术(“非配合”是指在用户无感知的状况下就能完成身份核实),用来识别人和商品,降低误判率。迪利普·库马尔也表示,安装在Amazon Go天花板上的数百台摄像机通过计算机视觉来自动判断顾客正在挑选什么,“人工智能对视频的分析和理解是关键”。 而在无人驾驶方面,同样需要机器学习、视觉传感、大数据等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撑。前百度首席科学家、AI Fund投资基金创立者吴恩达说:“10年前的科技生态还不足以支撑安全的无人驾驶研究,后来由于深度学习等技术的发展,事情发生了变化。” 科技巨头们为何对“无人时代”充满热情?一个显而易见的理由是,“机器换人”带来了成本下降和效率提高。拿便利店来说,永辉超市2017年的财报显示,全年营收583.95亿元,净利润18.01亿元,净利润率只有3.08%。传统超市想要提升利润率,必须压缩成本,而人工成本正是其中最大的一部分。中国民用航空局运输司副司长廉秀琴也表示,推广应用无人机技术可以创新拓展传统航空运输方式,通过无人机航空物流配送的方式缓解干线机场的资源紧张,盘活支线机场闲置资源。 但“无人”的意义不仅在于降低成本,还能得到丰富的信息和数据。曾晓东告诉记者:“无人超市意味着,每位进店客人都会被单独辨别,顾客从进门到出门,所有一举一动都能数字化,并且能被捕捉记录。这些信息回流到云端后,通过算法模型,可以得到许多非常有价值的信息。比如货架最高处的商品是不是许多人想拿但够不着最终放弃了,这说明当地人身形偏小,是时候调整货架的高度了。它甚至可以作出一些预测。比如,传感器感应到进店的女客人很多都穿高跟鞋,敏锐的老板就会在女鞋区多放些半跟鞋垫和脚踝磨损修复霜。”首汽约车CEO魏东也表示:“通过L3级的自动驾驶技术,首汽约车不但将实现城市拥堵情况下慢速驾车的自动驾驶,与此同时,通过自动驾驶获得的海量数据,与城市公共交通数据打通,还能智能地进行供需预测和运力调度,实现实时的动态调度和路线规划。” 广泛“落地”尚有距离 “无人时代”离完美尚有千里之遥。Amazon Go在媒体与公众“探营”时仍有“误算”:美国电视台CNBC记者在结账时,Amazon Go将他们选购的6件商品算成了5件,一瓶酸奶并未结账;另外,一位视频博主则成功“偷出”了一包卫生棉。 在国内,位于成都和桂林的两家无人超市已暂停营业:成都GOGO无人超市停业的原因来自于体验“不过关”,顾客在结账时扫描设备无法精确地分辨结账商品和退货区放置的商品;桂林的无人超市则遭遇了顾客的素质“不过关”,牛奶被人打开喝了但未购买,货架上的零食也被随意打开了包装。 技术和机制上尚有“死角”,是无人便利店暂时无法大规模商用的“门槛”,此外,“无人”还必须越过“监管关”。京东集团副总裁肖军坦言,无人机送货在具体落地中还存在问题:“企业运输经营资质申请没有途径,没有可供参考的成熟管理模式和规章制度。同时,低空空域申报审批流程复杂,空域资源紧张,通航机场较少,使得无人机物流配送无法进行快速规模化扩张。” 随着无人“黑科技”不断进入监管“空白区”,无人设备需要面对的是与普通人共同拥有的公共环境,仅靠技术优化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无人”意味着一旦出现问题,使用者与服务提供者的责任界定将更加困难。比如,无人车一旦发生车祸,如何判断使用者、软件提供商、车辆制造商等多方主体各需承担怎样的责任,如何在后续赔偿和保险理赔中进行规定? 此外,无人设备对用户行为的数字化,意味着它在获得海量数据,但对这些数据的授权、使用乃至交换和定价同样应该有清晰的监管要求,避免公众在不知不觉中泄露隐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