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72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腾讯高峰会话,营销学之父科特勒:运用互联网思维要选准卖点

[複製鏈接]

6385

主題

19

好友

2萬

積分

版主

美腿丝袜控…

Rank: 7Rank: 7Rank: 7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前天 23:34
  • 簽到天數: 2189 天

    [LV.Master]伴壇終老

    推廣值
    0
    貢獻值
    9667
    金錢
    57553
    威望
    25641
    主題
    6385

    文章勇士 回文勇士 文明人 附件高人 文章達人 附件達人 中學生 高中生 大學生 教授 愛因斯坦 永久貴賓 簽到勳章 簽到達人 男生勳章 版主 伴壇終老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4-3-6 10:09:4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当今全球营销界最权威的“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于昨日参加了腾讯主办的Mindstorm和Connector活动,并在活动上和腾讯公司网络事业群总裁、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刘胜义进行了高峰对话,就如何理解新时代的营销以及怎样做好营销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刘胜义和科特勒都表示,营销应该成为企业的核心部门,在社交媒体和移动互联网时代,营销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他们都认为,企业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来践行人本主义。

      科特勒表示,新时代的营销需要非常重视企业和消费者的关系。从这个角度来说,企业里关注消费者的不仅仅应该是营销部门,而是整个企业都需要围绕消费者为核心。

      刘胜义提出,所谓以人为核心的营销,就是为了解决人的问题,为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现在一些人过于强调营销中销售的一面,但没有把足够精力聚焦在消费者身上——满足消费者需求。

      针对这些问题,刘胜义认为应当在公司建立起合理的内部架构,并且不能一味追求“新概念”来制造好看的KPI数字。同时,他还认为社会化媒体和大数据兴起后,企业应该建立起以消费者为核心的营销引擎和DNA。

      作为Connector活动的一部分,腾讯科技独家专访了科特勒,他也谈到了自己对大数据、对互联网思维的理解,同时也对中国公司如何通过营销提升企业实力、打入更多市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大数据应有另一面

      提到大数据,很多人会担心隐私。科特勒也是如此。

      他介绍说,在营销行业有一种说法叫“可预知的分析”。“如果我买某款产品的几率是20%,那么他们不一定会给我推送广告,但如果我购买的几率是70%,那么他们一定会向我推送。这就是企业想收集用户数据的原因之一。”科特勒说。

      但科特勒同时表示,企业收集了用户信息之后,除了向用户推送信息之外,还可以做到尽可能少的骚扰用户。比如当企业足够了解一个人之后,就不必再给这个人推送其完全不会感兴趣的信息了。

      科特勒说自己经常收到垃圾邮件,有一次他注意到,一封邮件的标题是“你希望成为一名图书作者吗?”。这些人是想找到那些想出书的人,从而和这些人签约并获取出书的代理费——但是,科特勒已经出版了超过50本书了,他根本不需要出版帮助,这些人也不会从他这里获利。

      ”如果他们能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就会知道我不会是他们的客户,并且不会给我发邮件。这对他们来说,也应该是精准营销的一部分。”科特勒说。

      服务业应充分利用在线营销

      近两年国内很流行一种说法叫“互联网思维”,但很多企业只是利用了互联网来进行营销。

      科特勒认为,互联网时代的营销应该有所侧重。比如餐厅的名字,或者餐厅想要传达出的信息,应该非常容易被消费者理解,这样就能在网上形成传播。同时,他认为餐厅在线营销的时候,应该主打招牌菜,并且把这些菜做好,从而赢得消费者的口碑。

      小米公司的成功让很多传统手机公司都想重新定位,科特勒表示,重新定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如果只能做更便宜的手机,那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卖点。

      科特勒拿汽车行业举例,他表示美国通用、福特这些汽车已经给消费者留下了过去的那种印象,后来韩国和日本的起亚、本田开始打进美国市场,因为这些车往往有和美国品牌不一样的地方。接下来美国汽车行业的应对方法并不是单纯的降价,而是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附加值,比如延长汽车保修等。

      另外,互联网还是一个发布点评的好地方。企业(尤其是服务业)应该很好的利用这一点,让更多人成为帮助企业宣传的一份子。

      通过营销提升企业实力

      科特勒认为腾讯的营销做的很好,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组织架构做的很好。“腾讯有很多个事业群,每个群都有自己的业务重点,相互独立,可以更好的运作。同时,这些事业群之间也能形成一定的协同作用。”他说。

      现在很多中国公司也想打入美国市场。科特勒认为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他的建议是,中国公司应该早到“早期试用者”,通过产品的一些新功能打动这些人,然后慢慢发展到多数人——当然,不同阶段所采取的营销策略也应该是完全不同的。

      科特勒推荐这些中国公司看一本书《Crossing Chasm》,这本书很详细的阐释了产品不同阶段如何营销的问题。

      对于美国公司来说,科特勒认为现在这些公司尚未明确感受到中国公司进入美国市场的威胁,但是如果不提高紧惕,这些美国公司会变得很容易被击垮。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按這成為會員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按這成為會員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4-6-3 00:18 , Processed in 1.169861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