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场登陆月球的激烈太空竞争似乎正在紧张地进行着,吸引了全球许多国家的密切关注。
1969年11月,“阿波罗12号”宇航员登陆月球表面。
北京时间2月2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自1972年以来,再没有人类登陆过月球,迄今为止,仅有12人登上月球,但是未来“登月英雄”名单人数将变得越来越多。 为什么是月球?我们不是已经登陆月球了,为什么还要再次登陆?是的,目前,还有新的理由促使一些国家争相登陆月球表面。据统计,俄罗斯、印度、日本和一些国家都制定了登月计划,同时,韩国和朝鲜也密切关注月球登陆任务。 甚至美国也逐渐开始恢复其登月计划,近期宣布“深太空通道(Deep Space Gateway)”计划,其中包括建造一个抵达火星或者更遥远区域的“太空港”。此外,SpaceX公司掌门人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也呼吁建立一个月球基地。 在谷歌公司悬赏数百万美金的“XPrize”大赛的诱惑下,一些商业公司也开始纷纷争夺“月球馅饼”,据悉,“XPrize”大赛将对研制低成本机器人太空探索方法的设计者进行重金奖励。 近年来,一场登陆月球的激烈太空竞争似乎正在紧张地进行着,吸引了全球许多国家的密切关注,其原因有五个: 原因一:创新理念。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吸引人们进行太空探索和投资的一个原因是人类渴望探索宇宙,本能地挑战极限。但太空也存在一种神秘的凝聚力,能够促进人类科技和创新技术不断发展。 经过数十年的黯淡期,一些国家的太空探索项目再度复燃,被视为人类科技发展的驱动技术,激发科学与工程的融合,并创造了民族自豪感。近期,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市召开的国际宇航大会上再次重申了太空探索的重要性。 这些激励因素被印度、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国家尤为重视,这意味着美国和欧洲一些已确定太空探索项目的国家必须更加努力工作。据悉,近期,澳大利亚宣称,不久将成立一个太空部门,预计将为澳大利亚创建新的机会。 原因二:经济和地缘政治优势。月球探索同时构建了国际间合作与竞争,这看上去有点自相矛盾。即使他们没有自己的太空项目,一些国家也可以设计乘坐太空飞船的一些仪器设备,由其他国家制造和发射。例如:印度“月船1号(Chandrayaan-1)”抵达月球的太空飞船携载仪器分别来自于瑞典、德国、英国、保加利亚和美国。这将有助于经济发展,并提供维持和平的强大动力。 由于月球被视为无人认领的太空领地,因此出现了经济和地缘政治的竞争。任何国家都不允许拥有月球,至少依据1967年《联合国条约》,该条约是由100多个国家共同签署。 月球的资源吸引了一些国家,例如:氦-3(一种氦同位素)大量存在于月球,但是地球含量很少。它可作为一种潜在的核聚变燃料,一种潜在的无限量和非污染能源。 这种情况与上世纪50年代南极洲的情况类似,当时南极洲被该地区展开活跃科学项目的12个国家细分。向月球发射宇宙飞船,即使它不能像印度“月船1号”那样过早失联,但仍可能会为人们提供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让人们充分认识到月球将被作为科学研究和经济发展的太空区域。继几十年前美国“阿波罗”探月任务之后,俄罗斯、中国、日本、美国和欧洲陆续发射月球探测任务。 原因三:容易实现的太空任务。逐渐成长的太空机构需要完成一些成功的太空任务,月球是一个具有吸引力的目标。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是384400公里,无线电通讯是一个相对短暂的距离,通讯时间几乎是一瞬间,仅需1-2秒。地球和火星之间,实现双向通讯需要1个小时的时间。 月球较低引力和缺少大气层,也简化了轨道器和登陆器的操作。俄罗斯登月任务表明,应用机器人技术从月球采集样本返回地球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原因四:最新太空发现。尽管经过几十年的观测,每个登陆月球的新任务都产生新的发现。日本“月之女神(KAGUYA)”探测器和印度“月船1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发现新矿物质分布,以及探测潜在的资源区域。 一项令人兴奋的发现是,月球永久阴影区域中存在水冰和其它有机化合物。如果拥有充足的数量,月球表面的水冰可作为燃料或者支持人类居住的资源,考虑到地球至月球携带水的成本,这些发现将成为未来太空任务的一个重要优势。 然而从零下250摄氏度环境恢复这些资源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像这样的挑战将激励最新科学技术的出现。 原因五:我们更多地了解地球。除了实践性之外,探索月球也将有助于揭晓太阳系起源之谜。在“阿波罗”计划之前,行星被认为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由尘埃粒子缓慢聚集形成的。“阿波罗”任务采集月球岩石样本返回地球,一夜之间推翻了之前观点。目前我们认为,月球很可能是大型行星与地球发生碰撞形成的,诸如一颗火星体积大小的行星与地球碰撞。 我们还了解到,月球表面黑色圆形特征是碰撞小行星形成的疤痕,这些小行星是从木星和土星轨道偏离出来的。毋庸置疑,未来对月球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洞察地球起源。月球旅行不仅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获得技术革新和新发现,还将改善我们人类的生活,未来或将在月球表面建造人类生活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