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396|回復: 6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冬日枇杷花

[複製鏈接]

1893

主題

1

好友

625

積分

高中生

Rank: 4

  • TA的每日心情
    開心
    2023-12-6 11:11
  • 簽到天數: 21 天

    [LV.4]偶爾看看III

    推廣值
    0
    貢獻值
    0
    金錢
    1913
    威望
    625
    主題
    189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23-8-21 21:35:5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文/刘干

    暖冬午后,我在校园散步,忽然间飘来一股淡淡的清香。这缕清香,不是南方冬日固有的烟火味道。此时很多树木,早已叶落枝枯,会是什么香气浸润呢?我朝林子望去,原来是枇杷花开了。

    偌大的校园,我细数了一下,有20余株枇杷树藏在不同角落。近看,涌翠叠绿间,长出一根根浅黄色枝杈,毛茸茸的,布满了花骨朵。花从萼中钻出来,次第开放,花朵儿不大,棕色与白色相间,没有单支的花朵,以多朵不等挤成一束,密密匝匝簇拥在一起,在浅黄色的花托衬映下,宛如素雅的花头巾,摇曳在枝头。

    自古以来,枇杷树就深受人们喜爱。宋代苏颂在《图经本章》中说:"木高丈余,肥枝长叶……其木阴密婆娑可爱,四时不凋。"宋朝周祗认为,枇杷"秋萌、冬华、春实、夏熟,"秉受一年四时之气,寒暑无变,负雪扬花,质贞松竹,四序一采。因此,许多单位都把枇杷树当成风景树养护,从来不把它当成果树欣赏,故常被人忽视。

    枇杷果古称芦橘,又名金丸、金弹、芦枝。春末初夏成熟,色如杏黄,表面微有毛,皮薄,肉甘甜可口。在南方,枇杷有"早春第一果"美誉,被称为"果木中独备四时之气者",与杨梅、樱桃并称为初夏水果三绝。

    枇杷果自古也是画家入画的常客。近代著名画家吴昌硕创作了许多以枇杷为题材的中国画,其中有一幅题诗曰:"五月天热换葛衣,家家芦橘黄且肥。鸟疑金弹不敢啄,忍饥束向林间飞。"齐白石先生对枇杷更是情有独钟,他能把一篮枇杷画出饱满丰盈,似若无骨,自然通透,连散落篮外的几只金丸,也赋予了鲜活的生命。

    连续几天的降雪放晴后,枇杷树呈现出白中透绿、银装素裹的自然画卷,这是公认的冷美。枇杷花,假如也挤在春天开放,逃避冬天的摧折,那就体味不到这冬日的风情。然而,最使我震撼和钦佩的,是枇杷花在雪地寒风中那一副孤傲之态和存世气概,好一幅翠绿立寒图。当我初识它时,心里猛然一惊,遂为傲寒的壮丽与深邃而感动。显然,来年甘甜的果实,是它品格最佳的诠释和呈阅。

    离开林子,我再次仰望在寒风中轻轻摇曳的枇杷树,与渐次落光叶子的树站在一起,那些并不鲜艳的花朵,是那样的夺目,让人不由得想多看几眼。在这寒冷的冬日,想到有枇杷花的陪伴,一股暖意丝丝萦怀。
    無效樓層,該帖已經被刪除
    無效樓層,該帖已經被刪除
    無效樓層,該帖已經被刪除
    5#
    無效樓層,該帖已經被刪除
    6#
    無效樓層,該帖已經被刪除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按這成為會員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4-6-8 14:20 , Processed in 0.024079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