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在进行
针对辽河口湿地面源污染严重、生态功能下降的问题,“辽河河口区水质改善与湿地水生态修复技术集成与示范”课题于2013年开始执行,牵头单位为中国海洋大学,联合各参与单位开展了以河口湿地油田、稻田、苇田水质改善与生态功能恢复为目标的关键技术研发与工程示范。
课题共分6个子课题,其中,“河口区累积性烃类污染物削减与水质改善关键技术与示范”和“油田作业区湿地净化功能恢复关键技术与示范”由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负责完成。“河口区苇田水体污染阻控技术与工程示范”和“河口区典型植物群落生态修复技术与工程示范”由中国海洋大学负责完成。“辽河口湿地生态演变格局与生态保护体系构建”由辽宁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负责完成,“河口区稻田生产区氮磷面源污染控制技术与示范”由沈阳大学负责完成。
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研究团队主要针对石油开采造成的井场周边土壤和湿地污染问题,开展累积性烃类污染去除和破坏性湿地恢复技术集成和创新,实现了井场周边土壤累积性烃类污染物高效削减和湿地净化能力的恢复,井场周边及湿地内石油烃的削减率分别达到50%和20%以上。
白洁团队对河口湿地养殖水体污染的物理—生物联合阻控与水质改善技术的实施,对苇田养殖水体的氨氮和CODcr的最大去除效率分别达到57.2%和51.2%,苇田出水氨氮和CODcr分别降至0.15 mg/L 和30 mg/L以下。
课题组成员在开展河口区芦苇群落退化机制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河口区退化芦苇湿地生境修复技术,包括水盐调控技术、土壤改良技术和高效植建技术,实现芦苇生物量显著提高。数据分析显示,2015年8月示范区芦苇生物量较两年前增加65%以上。
白洁表示:“除了建成示范工程,课题组还将技术成果逐步转让给当地企业和单位。”
收获的背后
收获的背后是艰辛的付出。白洁回忆道:“我们承担的课题在完成过程中都遭遇了‘人蚊大会战’。”
辽河口湿地水域面积大,温暖潮湿的自然条件为蚊子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繁衍环境,引用课题组成员的话:“这里的蚊子最显著的特点是数量多、个头大、咬人凶。”“三个蚊子一盘菜”是当地百姓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白洁团队所研发的关键技术的实际应用和效果观察必须在芦苇生长最为旺盛的季节,“高温潮湿的夏季是我们要长时间进行现场作业的季节,也是蚊子最为猖獗的时候”。
课题执行期间,白洁和团队成员去芦苇湿地进行现场实验、监测和采样时,经常需要24小时连续观测,“野外的蚊虫噼里啪啦地往脸上撞,一巴掌打死四五只是很平常的事。尤其到了晚上,我们作业时都不敢常开灯,灯一开蚊子就像轰炸机一样冲过来”。
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团队面临同样的困难。团队成员、副研究员李凤梅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我们的野外采样和示范工程往往在夏天高温天气下进行,为了防蚊身上要穿厚衣服,油田区又没有遮阴的地方,中暑经常发生。”
尽管环境艰苦,课题组还是顺利完成了各自的任务,团队成员渴望通过开展辽河口湿地水质改善和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为辽河流域污染物控制和辽河口湿地生态功能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为辽东湾近岸水域污染阻控提供技术保障。
歡迎光臨 比思論壇 (http://108.170.10.234/)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