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思論壇

標題: 科学照亮罕见人生——神经纤维瘤病的科学发现史 [打印本頁]

作者: doco2012    時間: 2021-11-1 22:34
標題: 科学照亮罕见人生——神经纤维瘤病的科学发现史
牛奶咖啡斑,一个可爱的名字背后,可能隐藏着一种鲜为人知的疾病——神经纤维瘤病(NF)。神经纤维瘤病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大约每三千个新生儿中会出现一例。而早期多发的牛奶咖啡斑正是神经纤维瘤病提示诊断的重要标志之一。五月正值神经纤维瘤病(NF)关爱月,今天就让我们从科学出发来聊一聊这种罕见病。

1761年,一位老人来到英国伦敦的圣托马斯医院“为一种不寻常的疾病寻求帮助”。根据老人的描述,虽然他身体状况良好,但在他的头、躯干、手臂和腿等几个部位却会不断地长出一串串肿瘤,就像他的父亲一样。为了不影响正常的生活,他只能时不时用剃刀割下肿瘤。遗憾的是,当时的医生对此束手无策,既不知道这是如何发生的,也不知道这该如何治疗。

无能为力的医生为这种罕见的疾病留下了第一份英文临床报告,并指出了疾病和遗传之间的隐约关系。之后的一百多年,病理学的发展给科学家们探索疾病带来了更多的内容补充,冯·雷克林霍森也是这些科学家中的一员,他是病理学之父魏尔肖的得意弟子,在跟随老师日复一日的学习过程中,他对肿瘤的了解逐渐加深,特别是皮肤肿瘤、纤维瘤和神经瘤。

一次,他在解剖这种罕见疾病病例的过程中观察到,肿瘤中存在着神经结缔组织和神经纤维,这一次偶然的观察并没有让他贸然下结论。直到3年后的1882年,他在另一个病理研究中再次获得同样的发现,才最终让他将这种罕见病从神经瘤中提炼出来,并将此命名为神经纤维瘤病。他所总结的患者大腿内侧和腋窝牛奶咖啡斑等特征,直到今天仍是用于诊断1型神经纤维瘤病的重要标记之一。

与症状高度可见的1型神经纤维瘤病相比,2型神经纤维瘤病更为罕见,其科学发现过程也更为坎坷。1819年,一位年轻的面包师因病离世,在离世前他曾因双耳失聪而去求医,在医生的记录中他还伴有头晕、呕吐等症状。面包师的父亲认为儿子的离世与他头后面的小肿瘤不无关系,在他的死后解剖中,医生证实了他父亲的猜测。

打开面包师的头骨医生发现了许多不同形状肿瘤,这些肿瘤从胡桃大小到豌豆大小,都是海绵状的纤维结构。尽管当时医生能做的只是把听神经瘤与脑膜瘤联系在一起,但这一发现和记录也成为了日后将2型神经纤维瘤病作为一种临床疾病单独定义的关键部分。



图片来源:Unsplash

直到20世纪之初,2型神经纤维瘤病才被临床医生们明确定义并与区分开来。据统计,2型神经纤维瘤病仅占神经纤维瘤病的10%,与1型神经纤维瘤病往往与生俱来或在10岁前出现症状所不同,2型神经纤维瘤病大多在患者成年后甚至更晚的时候出现,常伴有双侧听力的丧失、截瘫,甚至失明,对健康影响更大,在皮肤病损方面却表现不明或不具有特异性。

现今的医学手段已经证明:神经纤维瘤病是一种由基因突变导致的神经系统遗传性肿瘤疾病,不会传染,通常也不会影响寿命,但疾病可能造成面部大块色斑、体表肿瘤、脊椎变性等一系列症状,依然会给患者群体带去大量的痛苦,并且容易遭受社会歧视和孤立。另外,由于公众缺乏认知、医疗机构缺少诊疗经验,神经纤维瘤病的确诊也存在遗漏和延误。






歡迎光臨 比思論壇 (http://108.170.10.234/) Powered by Discuz! X2.5